混凝土強度低下會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多方面危害,具體表現及影響如下:
一、結構安全性危害
?承載力下降?
抗壓強度不足導致構件無法承受設計荷載,可能引發局部開裂或整體坍塌?。
抗震性能降低,地震時易發生脆性破壞?。
?變形與裂縫?
剛度不足導致構件變形過大(如樓板撓度過限),影響正常使用?。
早期裂縫增多(寬度超限),加速結構劣化?。
二、耐久性危害
?抗滲性降低?
孔隙率增加使水分、氯離子滲透率上升,鋼筋銹蝕風險提高?。
北方地區凍融循環破壞加劇,壽命縮短5-8年?。
?化學侵蝕敏感?
對硫酸鹽、酸雨等腐蝕介質抵抗能力下降30%以上?。
堿骨料反應風險增加,導致混凝土膨脹開裂?。
三、施工與維護問題
?加固成本高?
需采用碳纖維加固、外包鋼等補強措施,費用增加?。
嚴重時需拆除重建,造成工期延誤和經濟損失?。
?隱蔽性缺陷?
部分強度不足問題(如安定性不合格水泥)初期無可見裂縫,但強度低下?。
四、典型案例
?超時澆筑?:混凝土強度降低5%-30%,開裂風險倍增?。
?隨意加水?:抗壓強度下降20%-30%,泌水導致表層起砂?。
注:強度不足需通過回彈檢測確認,并針對性處理(如加強養護或加固)?。